开云手机入口

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
发送部门:社会科学研究处/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心人员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6-30

各学院(部)、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联合广西人大理论研究会共同设立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以下简称“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现将我校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做好人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研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为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项目分类

“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申请人只能选填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从一般项目中择优产生。全区计划立项15项课题,均为资助课题,其中重点项目5项。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课题负责人)须符合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遵守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有关管理规定。

2.课题负责人需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担任处级(含)以上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人大工作的可适当放宽。

(二)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报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作如下限定:

1.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专项课题,且不能兼任该专项的其他课题组成员。

2.每位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参与申报2个该专项课题。

3.不得以相同、相近的已立项项目或已出版的研究成果申报。

4.已申报2025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课题的负责人可同时申报本次专项课题,但不得以雷同内容申报;在2025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专项课题和年度课题中,每位负责人最多只能获得1个课题立项。

5.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和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本次专项课题。

四、研究选题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广西人大理论研究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拟定了20个专项选题方向(见附件1),原则上每个选题方向只确定1个研究项目(申报质量未达要求的选题也可空缺)。申请人须在上述选题方向范围内申报。申请人可将选题指南中的表述直接作为课题题目申报;也可结合自身的研究基础和自选的研究角度,对表述做出适当调整,形成自拟题目申报,但不得大幅度改变研究方向。本次专项研究不接受选题指南之外的选题方向。

五、申报流程

(一)“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实行网上在线申报和管理。申请人在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创新服务管理平台(网址:https://gxskjj.myclub2.com,以下简称“系统”)注册。主要填报步骤如下:

1.注册成功后,点击“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栏目,依次点击“立项申请”“新增立项申请书”,按步骤和要求先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后,点击“创建申请书”;

2.按照系统提示填写“负责人信息”“课题组成员”“申请人承诺书”等;

3.根据系统提示下载《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附件2,以下简称“申请书”)和《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论证活页》(附件3,以下简称“活页”)等模板(请务必使用系统提供的模板填写,本通知提供的“申请书”和“活页”仅为预填使用);

4.根据要求使用下载的申请书和活页模板填写相关论证内容后,再将申请书和活页(均为PDF版)上传系统,提交至学校审核。

(二)活页须匿名,不得出现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姓名、所在单位以及可能泄露身份的信息,字数不超过7000字。

(三)申请书的课题设计论证栏首段和活页的首段,需写明课题属于专项选题指南的哪个选题方向。

(四)申请人除在线申请外,还须提交3份纸质版申请书和活页,申报材料均采用120克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

六、申报时间

网上申报日期为2025年7月11日8时至7月25日,逾期系统自动关闭。

七、完成时限和成果要求

“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的完成时限为1年或2年,不得超过2年,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完成时限为2年的,须在立项1年后提交中期研究成果(论文或资政报告)。

八、其他事项

(一)“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同步纳入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广西人大理论研究会研究项目,同时接受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广西人大理论研究会管理。

(二)申请人须按申请书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课题申报资格。

九、我校申报时间安排

7月25日前:各申请人将申报材料定稿,7月25日(周)前完成最终的系统填报并提交定稿的申请书及活页(逾期系统关闭,将无法再提交)。

7月26日—27日:各申报单位按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纸质版,包括:申请书和活页一式3份,汇总表1份(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纸质材料提交地点为:育才校区广西文科中心315室。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未尽事宜,请与社科处项目科联系。地址:雁山校区起文楼北楼530室;联系电话:0773-3697266,联系人:陈老师、潘老师、胡老师;邮箱:skc-kyk@gxnu.edu.cn。

 

附件:

1.202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2.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预填使用,请用系统导出的模板填写)

3.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论证活页(预填使用,请用系统导出的模板填写)

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

 

 

社会科学研究处

2025年6月30日

最新消息